公司成立于2003年,地处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注册资本133154.52万元,是一家专注于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浙江、江苏、安徽、香港、泰国等地拥有多家子公司,分别从事光伏、电子电路、鲤电等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国际贸易、智能装备等业务。
光伏封装材料领域:企业主导产品为光伏封装材料太阳能电池胶膜(EVA/POE胶膜)和太阳能电池背板。公司与众多全球著名的光伏企业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光伏封装材料领域具备极其重大的影响力,同时具备规模优势、质量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
经过几年的市场调查与研究和实验室研发,感光干膜、挠性覆铜板、感光覆盖膜、铝塑复合膜、有机硅封装材料等多个新材料项目投入建设项目的成功实施可加强公司在功能膜、新材料领域的市场地位同时有利于减少国家对关键材料的对外依赖度为实现新材料国产化做出贡献。
2022年,福斯特实现营业收入188.78亿元,同比增长46.82%,归母纯利润是15.79亿元,同比下降28.13%。
公司自成立以来,主要致力于薄膜形态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自2003年起通过自主研发进入光伏胶膜市场,逐步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光伏胶膜供应商。
当前,公司保持了全球光伏胶膜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地位,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公司光伏胶膜产品系列丰富,涵盖适用于晶硅电池/薄膜电池、单面电池/双面电池、单玻组件/双玻组件等不同技术路线的多样化需求,并不断满足近年来下游组件技术变化对产品提出的要求。在光伏胶膜业务发展的同时,公司也在光伏背板领域立足,是涂覆型光伏背板的代表企业之一。2022年末内,光伏胶膜和光伏背板等光伏封装材料构成公司营业收入的大多数来自。
2022年末内,公司实现光伏胶膜产品销售量13.21亿平米,同比增长36.51%,实现营业收入168.52亿元,同比增长46.42%,全球市占率继续保持稳定。光伏胶膜业务是公司目前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公司所有业务当中的重中之重,是公司未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围绕稳定光伏胶膜行业格局的战略目标,公司坚定不移地实施多项措施来进一步巩固光伏胶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首先是产能扩张,近些年伴随光伏行业整体规模的增长,公司通过长期资金市场融资在临安总部、安徽滁州、浙江嘉兴等地新建光伏胶膜产能,并且在产品结构上持续来优化,实现210大尺寸组件、N型TopCon等高效电池所需胶膜的共线生产。未来面对海外光伏组件产能一直增长的产业趋势,公司将继续在泰国、越南等地持续扩张优势产能,阶段性在2023年实现光伏胶膜年设计产能超25亿平米,预计可封装260GW组件。其次是研发技术,光伏胶膜属于渐进式技术创新和服务型制造业,应该要依据光伏组件技术的变化一直在改进配方、工艺和设备,生产出符合新技术组件封装要求的新型胶膜产品,因此光伏胶膜企业的经验积累显得尤其重要,属于强者恒强的业务。
近些年光伏组件技术进步速度加快,当前市场热点技术N型TopCon、N型HJT、IBC、钙钛矿等,都对光伏胶膜产品提出了全新的、差异化的封装要求。
公司从事光伏胶膜业务近二十年,过程中积累了关键的研发技术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公司的前瞻性研发(POE胶膜、EPE胶膜、转光胶膜、丁基胶、连接膜、绝缘胶、EP胶膜等)、优秀的客户资源、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将助力公司在组件技术快速变化的时期仍保持强大的综合竞争优势,因此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仍有能力保持公司在光伏胶膜行业的市占率水平及技术领先优势。
2022年末内,公司实现光伏背板产品销售量1.23亿平米,同比增长80.64%,实现营业收入13.41亿元,同比增长84.74%,全球市占率快速提升。公司的光伏背板业务能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取得上述显著的成绩,得益于公司前期充分的技术积累和精准的市场策略,属于厚积薄发。公司在背板产品上也属于先行者,早于2009年就开发出光伏背板产品并推向市场,公司的光伏背板产品品类齐全,涵盖复合型和涂覆型,尤其是涂覆型(CPC)光伏背板是公司重点投入自主研发的产品。
公司始终注重质量第一、可靠性第一的理念发展背板产品,逐步得到绝大部分头部客户的认可,随着近些年终端市场对光伏背板产品性价比的重视程度提升,公司凭借成熟的CPC背板研发生产体系,产品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均快速提升,慢慢的变成了光伏背板产品的头部企业。在分布式组件市场,公司2021年推出的高反黑背板获得了隆基、天合、晶科等头部客户的全面应用,成为近期光伏背板行业的标杆产品。公司基于完善的技术积累和良好的客户基础,启动嘉兴年产1.1亿平方米光伏背板产品的扩产项目,未来公司将视市场需求继续投放新产能,利用差异化产品、高性价比优势助力公司持续提升在光伏背板领域的市场份额。
2022年末内,为明晰公司各业务板块权责,整合内部资源,提升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公司将电子材料业务相关的资产、负债、业务、资质和人员等进行整合,以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杭州福斯特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子材料公司”)为母公司,搭建了完善的多层级的电子材料业务平台,具体包括湖州安吉的原材料基地,临安总部和广东江门(建设中)的产品生产基地,广东惠州、江西吉安、四川遂宁的产品分切基地,广东深圳和江苏昆山的产品营销售卖公司,上述业务整合及架构调整完成后,电子材料公司将独立开展电子材料相关业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电子材料公司的基本的产品包括感光干膜、FCCL和感光覆盖膜,应用领域为电子信息领域中的PCB/FPC制造,PCB/FPC被誉为“电子科技类产品之母”,是电子元器件相互连接的载体,几乎是所有电子科技类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元件,随着5G、云计算、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AI)等新的电子信息产业结构性增长热点的出现,PCB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增长驱动。2022年末内,虽然受到终端消费电子需求下滑的影响,但公司感光干膜产品的销售仍就保持持平,体现了公司新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在持续提升,并且2022年末内公司的电子材料产品成功导入鹏鼎控股等一线PCB大厂,标志着公司电子材料产品的中高端发展的策略取得了重大突破。
2022年末内,公司的铝塑复合膜业务和RO支撑膜业务稳扎稳打,提升产品性能、扩展产品品类、完善生产设备。继干法工艺产品稳定出货之后,铝塑复合膜的热法工艺产品也开始形成出货,全年实现铝塑复合膜销售量600万平米,产品的应用领域和客户群体也逐步从3C电池拓展到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产品知名度和行业排名均有提升,2023年有望实现出货量的大幅度增长。RO支撑膜继续开展差异化产品研制,获得下游客户的认可,并在水处理等工业应用领域继续发力,同时逐渐完备公司自主研发的生产设备,从配方、工艺和设备多个角度进行改进,不断的提高支撑膜的产品性能。
2022年末内,经过前期充分的市场调查与研究和论证,企业决定在越南新建生产基地并实施年产2.5亿平方米高效电池封装胶膜项目。越南基地是公司继泰国基地之后投资的第二个境外生产基地,该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满足东南亚及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组件客户日渐增长的需求,同时通过泰国和越南生产基地的建设,也将带动公司电子材料业务在东南亚市场的发展,符合公司开展全球化经营的布局需要。
2022年末内,公司成功发行“福22转债”,共募集资金30.30亿元,分别用于“年产4.2亿平方米感光干膜项目”、“年产6.145万吨合成树脂及助剂项目”、“年产1亿平方米(高分辨率)感光干膜项目”、“年产500万平方米挠性覆铜板(材料)项目”、“年产2.5亿平方米高效电池封装胶膜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以及工厂屋顶分布式发电项目的建设。以上募投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充分的发挥公司技术和经营优势,扩大电子材料业务的生产经营规模,巩固核心业务光伏胶膜市场地位,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重,并逐渐增强公司的资金实力。
公司自2003年成功开发EVA胶膜以来,已经在光伏材料领域深耕近20年,对光伏胶膜和光伏背板的配方、工艺和设备都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具备强大的内生动力。近年来,随公司基于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拓展新材料产品体系的战略实施,公司开发了感光干膜、FCCL、感光覆盖膜、铝塑复合膜、水处理膜支撑材料等新材料产品,部分产品已完成产业化开发和种子客户的导入。未来,公司将坚定地实施“立足光伏
主业、全力发展其他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的策略,通过科学技术创新驱动,致力于实现更多关键新材料的国产化。
创新技术发展始终是公司取得长足发展的第一动力。无论是光伏材料业务还是电子材料业务,公司在近20年的产业探索中取得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源自于坚持不懈的研发及创新,这奠定了公司是一家具备深厚研发基因的技术创新企业。
•公司拥有成熟的研发体系,建立了福斯特新材料研究院作为研究及创新平台,具备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光伏封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NAS检测中心等资质。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拥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分别达205项和95项。
•公司拥有强大的开发团队。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的研发技术人员数量为560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员工约占18%,研发技术人员数量占总员工数的比例达到约15%。公司始终注重研发投入,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分别达人民币3.09亿元、人民币4.54亿元及人民币6.45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44.48%。在行业内保持领先。
•公司还具备核心设备自主研发设计能力、生产及品质控制全流程智能管理系统(ERP)自主开发能力,是行业内少数具备全产业链自主研发配套能力的技术型企业。
完整的光伏产业链由高纯度多晶硅料生产、多晶硅铸锭/单晶硅拉棒及硅片切割、光伏电池片制造、光伏组件封装、光伏发电系统安装集成及运营服务等环节构成。公司的光伏胶膜和光伏背板产品属于光伏封装材料,为光伏电池组件制造的辅材,从属于光伏产业链,直接面向光伏产业市场需求。
光伏产业是全球能源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均格外的重视光伏产业的发展,纷纷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抢占未来能源时代的战略制高点。在全球各国一同推动下,光伏产业化水准不断提高,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公开数据,近年来,全球光伏产业整体呈现持续上升的较强发展形态趋势,光伏发电应用地域和领域逐步扩大。2007-2022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3.85%;截至2022年底,全球当年新增光伏装机量约230GW。
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化石能源消费剧增,长期将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化石能源枯竭,严重威胁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力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已逐步成为共识。在零碳路径上,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将逐步成为主导能源,从而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可开发总量大、分布范围广泛、安全可靠性高、无环境污染等独特优势,随技术水平的不断的提高,已成为发展最快的可再生新能源之一。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能源行业2050净零排放路线年全球将实现净零碳排放,则近90%的发电将来自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其中太阳能和风能合计占近70%。在多国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的推动下,光伏市场的发展前途长期向好。IEA预计,到2027年,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超越其他所有电源形式;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203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436-516GW,继续呈现快速地发展趋势。
目前全球光伏产业已由政策驱动发展阶段正式转入大规模“平价上网”阶段,光伏发电即将真正成为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可靠的和可持续性的电力来源,从而在市场因素的驱动下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开启更大市场空间。
虽然光伏行业前景看好,但由于光伏行业作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慢慢的受到各行各业及各种资本的关注,市场的目光从原来的组件端逐步下沉到光伏产业链的所有的环节,近些年,众多从业企业及新进入者在光伏产业链中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胶膜、光伏玻璃、逆变器、光伏树脂等环节实施或者发布了大量的扩产计划,未来光伏行业各环节均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此背景下,行业内优势企业的技术优势、规模化优势、成本优势、品牌优势有望进一步巩固和凸显,海外产业布局的能力也将加强。“平价上网”时代的持续,也将倒逼行业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为先进、高效、可靠技术产品留出更多空间,全行业兼并重组和整合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未来公司将充分的发挥光伏封装材料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综合竞争优势,确保公司光伏胶膜产品占据稳定的市占率,同时采取积极的发展策略快速提升公司光伏背板产品的市占率,稳扎稳打地穿越周期,顺应着光伏行业的发展的新趋势继续保持出货量的增长。
公司电子材料产品主要使用在于电子信息领域中的PCB制造,其中感光干膜是2022年末内电子材料产品营销售卖收入的主要来源,制备感光干膜的合成树脂材料、生产柔性线路板的基材挠性覆铜板等同为PCB制造相关领域的电子材料新产品产业化项目也正在建设中。
PCB产业一般来说包括上游基材(电解铜箔、木浆纸、玻纤纱等)及电子化学品材料(树脂、油墨、蚀刻液等),中游覆铜板生产和印制电路板生产,下游各种应用等。
公司的感光干膜产品以及制备感光干膜的合成树脂材料、挠性覆铜板运用于PCB产业上游和中游领域。其中,感光干膜产品是覆铜板图形刻蚀的关键材料,在制造工艺流程中,贴合在覆铜板上的感光干膜经紫外线的照射之后发生聚合反应,形成稳定物质附着于铜板上,进而达到阻挡电镀、刻蚀和掩孔等功能,实现PCB设计线路的图形转移。此外,公司正在推进产业化的合成树脂材料是可用来生产感光干膜的配方型电子化学品;挠性覆铜板(FCCL)是柔性印制电路板(FPC)的加工基材,也属于PCB产业链的相关领域。
PCB被誉为“电子科技类产品之母”,是电子元器件相互连接的载体,几乎是所有电子科技类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元件,其需求受单一行业影响较小,主要受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以及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发展状况的影响。根据Prismark预计,受终端需求提升、大宗商品和汇率价格波动等影响,2022年全球PCB市场(含FPC,下同)总产值预计约817.41亿美元,增长约1.0%。2022至2027年之间全球PCB行业产值将以3.8%的年复合增长率成长,到2027年将达到983.88亿美元。
柔性线路板(FPC)是PCB的一个细致划分领域。与其他印制电路板相比,FPC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可弯曲且灵活性强,在消费电子器件(如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较广,并逐步拓展到动力电池、汽车电子、工控医疗等领域;加之近年来,全球FPC逐步朝着线宽细、布线密、工艺精的超精化方向发展,FPC市场规模保持着与PCB产业同步增长的趋势。
PCB下游应用领域涵盖通信、计算机、航空航天、工控医疗、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几乎所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下游新应用领域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是PCB产业持续增长的新动力。受国际经济贸易和政治局势波动的影响,Prismark估计,2022年全球电子终端市场下滑2.1%,其中电视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下滑较为显著,但服务器及存储器、通讯设备领域、工业领域、汽车电子等方面需求稳定成长。未来数年,预计随5G、新能源汽车、云计算和人工智能(AI)等新的电子信息产业结构性增长热点的出现,PCB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增长驱动。
在5G商用领域,PCB作为5G基站的重要材料,有望受益于5G建设的推进而提升需求。5G的持续推广也将带来应用5G网络的交换机、路由器、光传送网、手机等通信设施的更新换代,其间手机更新换代产生的订单份额可相当程度支持PCB需求的预期。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随着全世界汽车产业新能源渗透速度加快,一方面市场对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等电子化要求不断的提高,有望极大地提升各类汽车电子科技类产品的PCB用量和价值量;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一直更新,使得采用FPC取代传统线束的趋势逐渐增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有望成为FPC领域新的持续增长点。
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AI)领域,PCB是服务器的重要组成部件,是承载服务器运行的关键材料,随着云计算普及和AI算力需求的增长,将增加高速、大容量、高性能云端服务器和存储器的需求,从而带动高层数、高密度、高速PCB产品的大量需求。此外,国内服务器PCB领域在数字化的经济转型升级及国产化替代助力下,将具备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2022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6.45亿元,占据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42%,保持行业绝对领先。研发投向除了材料和配方之外,还包括对设备和工艺的投入。公司建有福斯特新材料研究院,配备先进的实验仪器和检测设备,具备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光伏封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NAS检测中心等资质。截至2022年末,公司技术人员560人,占总人数比例15%,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约占18%,公司申请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分别为541项和125项,其中授权有效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分别为205项和95项。强大的研发平台及研发团队,有效保障公司长期具备技术优势,助力公司不断拓展横向业务。
公司依托对产品配方和生产的基本工艺的理解,构建了涵盖流延挤出加工、精密涂布、可控交联、高分子异质界面粘接等全工艺流程的单/多层聚合物功能薄膜材料制备技术体系,具备产业链核心设备自主研发设计能力、生产及品质控制全流程自主开发能力,是业内少数具备自主研发成套设备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向供应商定制零部件装配产线,一方面投资所需成本低于外购整线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保障了产品持续快速更新能力,并有很大效果预防核心技术和工艺扩散。
公司以强大的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逐步扩大客户合作资源的同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深化、方案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强化等举措,提升产品性能和品质,不断契合客户对产品性能、品质及应用需求,因此产品及服务得到客户广泛好评,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具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公司光伏和电子材料产品在下游客户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品质稳定性表现优异,具备竞争优势和客户粘性。公司产品的技术改进及提升速度快,可以贴近客户的需求开发定制化的产品,未来将奔着高端的产品加快开展研发技术,不断拓展公司产品序列。
凭借可靠的原材料供应链管控能力、稳定高效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客户的真实需求保障能力,公司推动了基本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并进一步摊造费用。公司通过产品配方、工艺和设备联动的开发理念,以及长期积累形成的生产控制经验,能做到超高的原材料使用率的产品良率,有效控制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形成核心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
公司在光伏封装材料领域深耕近二十年,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和可靠的产品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国内外主要光伏组件企业的全覆盖,建立了强大的客户资源壁垒,根据索比光伏网&索比咨询调研数据,中国光伏企业2022年组件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阿特斯、东方日升、正泰新能、通威太阳能、一道新能、环晟光伏均为公司大客户,同时传统的海外光伏巨头韩华、FirstSolar也是公司的长期大客户。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生的高品质电子材料产品,顺利导入鹏鼎控股、深南电路、深联电路、景旺电子、奥士康、生益电子等大型PCB企业,随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未来将突破更多高端客户。
公司是光伏胶膜行业内率先在海外布局产能的企业,公司首个海外生产基地选址泰国,于2018年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近年来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很好的满足了美国和东南亚市场客户的需求。随着东南亚组件产能的扩张,公司计划对泰国基地的胶膜产能实施扩产,并同时启动越南生产基地的建设。公司积极评估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建设光伏胶膜和光伏背板产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顺应光伏行业的发展的新趋势,开展全球化的布局,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全球光伏封装材料领域的领头羊。此外,公司的电子材料业务也可以依托现有的海外生产基地快速拓展业务,公司不同板块的业务之间将形成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