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历史悠远长久,文化渊源深厚。自古以来先民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披荆斩棘,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遗存,其中陶瓷遗存尤其受到关注。江西地区的陶瓷考古调查发掘,经历了1905—1949年的零星调查阶段、1949—1979年洪州窑遗址考古发掘之前的考古调查阶段和1979年洪州窑遗址考古发掘至今的深入考古发掘阶段,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1905年,英国驻九江领事克伦内尔(WalterJ.Clennell)记录了景德镇镇区的窑业废弃堆积,可以视为江西地区窑址调查的开端。1937年,英国学者白兰士敦、日本人小山富士夫分别踏查过湖田窑、吉州窑窑址。1949年后,江西文物工作者最早开始窑址调查是1953年,此后调查未曾间断。从1956年开始,全省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截至2022年底,共发现251处窑址。
1979年江西省历史博物馆考古队对丰城罗湖窑址的发掘是最早的科学的窑址考古,使洪州窑“长时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历年有白舍窑、七里镇窑、吉州窑、湖田窑、御窑厂、观音阁、凤凰山、落马桥窑、南窑、丽阳窑等32处窑址进行过抢救性和主动性考古发掘。考古发掘使江西窑业的面貌更为清晰,陶瓷文化的研究更为深入。考古工作做得最多、发掘面积最大的无疑是景德镇地区,多达14次(处)窑址开展过工作。考古发掘最早、较为全面深入的是洪州窑遗址。
考古发掘成果印证了不少文献记载的名窑、大窑,揭露了许多制作、烧造瓷器的遗迹,出土了数以千万计的瓷片标本,摸清了江西地区窑址的分布状况,搭建了区域陶瓷文化类型谱系,区域窑业面貌、陶瓷文化特征逐渐明晰,为深化研究江西地区陶瓷发展史乃至中国陶瓷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洪州窑遗址、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御窑厂遗址、南窑遗址的发掘分别被评为1993年、1995年、2003年、2013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以相关考古成果为基础,白舍窑、七里镇窑、丽阳窑等13处窑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御窑厂、吉州窑2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运营,成立了吉州窑博物馆、洪州窑博物馆、景德镇民窑博物馆等多家陶瓷类专题博物馆,推出了“吉州瓷韵”“洪州窑考古专题展”“赣鄱清韵瓷都之源—乐平南窑陶瓷文化陈列”等陶瓷专题展览,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江西地区陶瓷文明呈现出陶瓷历史的悠久性、遗存分布的广泛性、制瓷传统的延续性、遗存类型的多样性、陶瓷遗存的规模性、陶瓷窑炉的适应性、窑业面貌的丰富性、供给结构的多重性、产品销售的世界性、保护体系的完整性等特性。
江西地区陶瓷烧造历史悠远长久,烧造出我国最早的陶器。早在2万年前,作为华南地区新石器洞穴遗址典型代表的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先民创烧了简陋粗糙的圜底罐。2万年前的圜底陶罐既是我国最早的陶器,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早于东亚和别的地方的陶器2000—3000年。
251处窑址星罗棋布,江西全境11个设区市均有分布,几乎每个县市区都有窑址。境内主要流域均有窑址分布,在空间维度上布满江西境内各大流域,最为集中的要数赣江和饶河流域。
江西陶瓷业源远流长,从2万年前延续到今天,历经最早陶器发明、史前陶器发展、商周原始瓷中心、汉唐青瓷兴旺、宋元瓷业百花齐放、明清瓷都鼎盛等发展过程,脉络清晰,承前启后,连续不断,代代相继,万年窑火,千古瓷都,将陶瓷艺术推向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发明最早陶器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出土的2万年前的中华第一陶,既是我国最早的陶器,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陶器。
史前陶器发展陶器的发明使用,使得先民定居下来,脱离旧石器时代攫取经济,走向新石器时代农耕经济。史前时期江西地区先后产生了老虎墩文化(距今8000—3800年)、拾年山文化(距今6000—4600年)、樊城堆文化(距今5000—4500年)、社山头文化(距今4800—3500年)、山背文化(距今5000—3200年)等灿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制造和使用泥质陶器和打制石器,陶器生产进入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特色。
商周原始瓷中心商周时期,江西窑业技术突飞猛进,在大量烧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几何印纹陶的基础上,一直在改进原材料与加工技术,生产出最早的原始瓷器。
鹰潭月湖区童家镇的角山窑址,不仅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贸易化专业性陶器生产基地,是商代中晚期江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具有贸易性质的专业化窑场,还是我国最早烧造原始瓷的窑场。始烧于商代中期,终烧于商代晚期。
赣江中游樟树的吴城遗址,是商周时期都邑性质的遗址,是长江以南文明的中心。该遗址的发现打破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旧看法。遗址烧制的原始瓷器不断向周边地区输出,商王朝南方重要据点湖北盘龙城、京畿核心河南郑州商城都出土过吴城生产的陶瓷器。
吴城遗址和角山窑址一样,是商周时期原始瓷的烧造中心。江西先民开创的龙窑技术、施釉工艺和原始青瓷,深刻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陶瓷史,为瓷器的烧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唐青瓷兴旺隋唐五代,江西的制瓷技术和工艺有了极大提高,又一次走在全国前列。青釉窑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地窑场林立。最著名的洪州窑是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也是长江中游地区最重要的两个青瓷产区之一,窑火自东汉一直延续到晚唐五代,延续烧造800余年。洪州窑工艺精良,在制瓷工艺方面有诸多创新,东晋晚期南朝早期发明匣钵装烧工艺,是迄今为止发现采用匣钵及匣钵装烧工艺最早的瓷窑。洪州窑早在东汉晚期就成功烧出青釉瓷和黑釉瓷,完成了由陶器向成熟瓷器的历史跨越。
宋元瓷业百花齐放宋元时期江西名窑迭出,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涌现出七里镇窑、吉州窑等在中国陶瓷发展史占有主体地位的名窑。
七里镇窑是江西南部发现的顶级规模、烧制历史最长的宋元窑场,生产的柳斗纹乳钉罐,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远销日本、朝鲜半岛一带,新安沉船出水了这种乳钉罐。
“江西窑器,唐在洪州,宋出吉州”,吉州窑集南北名窑之大成,瓷器种类非常之多,纹饰丰富多彩,富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民族艺术特色。产品以黑釉瓷最负盛名,装饰繁多,剪纸漏花和木叶纹宛如瓷艺装饰中的两朵奇葩,最能代表吉州窑工匠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釉下彩绘瓷为景德镇元代青花的崛起,奠定了不可低估的基础。
明清时期瓷都鼎盛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素有“瓷都”之称。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早在汉代就能生产陶瓷。目前景德镇发现最早的窑业遗存是乐平南窑遗址。南窑是唐代青瓷窑场的集大成者,是我国迄今发现窑炉分布最密集、布局最有规律、瓷业组织最严密的唐代窑场,考古揭露出长达78.8米的中晚唐时期龙窑。
五代时期初具规模的黄泥头窑、湖田窑生产出南方最早的白瓷,打破了唐代以来全国“南青北白”的制瓷格局和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为宋代青白瓷的制作以及明清彩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宋代是景德镇瓷业全面发展的阶段。瓷业经由乐平南窑、浮梁蓝田窑,顺着小南河、南河分布,汇聚镇区,制瓷技术日益成熟,规模迅速扩大,质量大为提高。无论是烧造规模、烧造技术,抑或产品质量都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形成南市街、湘湖市、湖田市等青白瓷中心。
“景德陶,昔三百余座”,考古发现的景德镇窑业遗存分布在小南河流域、南河流域、东河流域以及镇区。宋元青白釉窑址达130多处,是一个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庞大青白瓷窑系,居宋代六大瓷系首位。“其器尤光致茂美,当时则效,着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在“南海I号”“华光礁”沉船上均有身影。
基于宋代青白瓷的大发展,得益于元初中央政府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派官员管理窑务,经由瓷石、高岭土二元配方的创造应用,景德镇瓷器由低火度的软质瓷变成高火度的硬质瓷,创烧出卵白釉、红釉、蓝釉以及青花、釉里红等高温瓷。景德镇从宋代全国百花齐放的瓷业格局中奔涌而出,将中国瓷业带入五彩缤纷的新时代,开创了中国制瓷业的新纪元,奠定“瓷都”的地位。
明洪武二年(1369)在元代浮梁瓷局的基础上,设立御器厂,清康熙年间(1662—1722)改称御窑厂,到1911年(宣统三年)止。为满足宫廷需要,御窑厂集中了最优秀的工匠、最精湛的技艺、最精细的原料、最充足的资金,生产出大量代表各时期制瓷最高水准的精美绝伦的瓷器。
江西地区陶瓷遗存类型多样,涵盖原料生产运输、陶瓷器制作、陶瓷器烧造、工匠日常生活,遗址分为生产原料遗址、作坊遗址、建筑材料窑址、陶瓷器窑址等多种类型。生产原料遗址功能较为单纯,分为瓷土、匣钵土和釉果矿遗址。作坊遗址有单一制作原料的,也有兼顾制坯和烧造的多功能作坊。建筑材料窑址分小青瓦、砖瓦和城墙砖窑址。窑址既有短期生产陶器、瓷器的,也有长时间生产单一产品的,还有涵盖制作、烧造甚至运输的遗存。更多的是生产时间长、品种多的综合性陶瓷遗存,如御窑厂遗址不单是瓷器生产遗存,还有生产管理、礼仪祭祀、生活居住、储存物品等遗存。
窑场格局由早期的单体独立、各自分散,向比较集中、较大规模变化,直至出现超大规模的群体,有的发展成为带状区域陶瓷遗存群,呈现出由单体向集约发展规模性的鲜明特征。“蒲塘九十九口塘,里窑九十九座窑。”金溪里窑在东西宽5.2公里、南北长1公里的狭长地段,分布着后龙山、瓦子岭、排前、排背、福水源、徐家源、石子坑、傅家山、鸡公源、张家边等40多个连绵不断的窑包,面积8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5—12米,可见规模巨大。
“瓷器之成,窑火是赖”,江西地区历年考古揭露的窑炉遗迹有110座,其中景德镇地区有52座。窑炉分为低温窑炉和高温窑炉。低温窑炉为烧制砖瓦类的马蹄窑,高温窑炉分为龙窑、葫芦窑、马蹄窑、阶级窑、镇窑5种,其中龙窑最具代表性,流行时间长,覆盖地域广。江西地区烧造瓷器的高温窑炉分布在两大片区,其一景德镇片区,窑炉具有类型多、阶段性明显、形式变化快、体量适合的特征;其二景德镇以外的绝大多数区域,流行龙窑和阶级窑窑炉。各地窑工能够因时因地采取不一样的窑炉形态来烧造不同的产品,产生最大效益,取得最好的结果,呈现窑炉形态的适应性。
江西各地窑址依据环境、资源,积淀,生产了种类丰富、造型多样、装饰繁复的陶瓷器,几乎涵盖陶瓷器所有的釉色品种、器物造型和装饰技法。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以青釉、青白釉、黑釉和青花瓷为特色的陶瓷品类。这些造型多样、装饰艺术独特的瓷器满足了不同国度、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需求,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产生了物质和精神影响。
古代江西生产的瓷器,不仅满足省内、国内民众的需要,而且大量向海外输出,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甚至有专门针对海外市场的生产、销售活动。清代景德镇人蓝浦、郑廷桂的《景德镇陶录》“洋器”条载:“洋器,专售外洋者。”
纵观江西陶瓷业生产,供给结构经历了由民到官,再到皇家的拓展,由内而外,面向世界,形成了不同层级的消费群体和特定群体的窑场,这在全国窑业生产中当属唯一。
角山窑产品主要销售至赣东北一带,辐射到闽北、浙东地区,福建黄土仑遗址、宁镇地区的湖熟文化遗址出土过角山窑典型产品。
洪州窑瓷器不仅大量出土于江西境内汉晋至隋唐时期墓葬中,而且流布到东达江苏、浙江,西及四川、广西,南至广东,北及陕西、山东、河南,以及安徽、湖北、湖南等广大地区,甚至流布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唐天宝年间(742—756年),洪州窑瓷器作为贡品受到贵族阶层,甚至皇帝的喜爱。
元代以来,景德镇成为全世界瓷器生产中心。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销售范围更广、影响更大,通达50多个国家和地区。《景德镇陶录》:“昌南镇陶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以至于晚明王士性的《广志绎》载:“浮梁景德镇雄村十里……遍国中以至海外夷方,凡舟车所到,无非饶器也。”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艘名为“哥德堡”号的瑞典东印度公司商船中打捞出乾隆年间(1736—1796)烧制的各式景德镇瓷器达60多万件。迈克尔·狄龙在《景德镇是明代的一个工业中心》一文中估算,1602—1657年景德镇大约有300万件瓷器运往欧洲。
江西地区的窑址包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已然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级的多层次、完整保护体系。
江西地区两万年的陶器发展史、两千年瓷器生产史、六百年御窑烧造史,证明了江西陶瓷文明在中华陶瓷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以及对世界陶瓷文明的影响、贡献。
作者张文江 刘佳 李兆云,分别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吉安县文物保护服务中心文博馆员、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博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