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磁性材料系列报告③丨中国磁性材料细分产品市场
来源:华体会携手沃尔夫斯堡版    发布时间:2024-01-15 17:01:00

  铁氧体磁性材料为磁性材料的重要分支,2015-2019年中国铁氧体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产量总体呈较为波动态势。2019年我国铁氧体永磁材料产量为52.81万吨,同比下降3.17%;铁氧体软磁材料产量为26万吨,较2018年保持平稳。

  我国铁氧体永磁材料生产企业有340余家,企业大多分布在在华东地区(浙江、江苏、安徽),该区域企业铁氧体永磁材料产量占比全国产量61%左右。

  生产企业中年生产能力在1000吨以下的企业占45%左右,1000-3000吨的企业占25%左右,3000-5000吨企业约占21%,10000吨以上的企业仅有几家,约占9%。

  从全国范围看,随着近些年国家环保政策不断出台,行业面临着洗牌,大量的小企业因为环保要求不合格而退出,预计未来将会产能将会集中在几家大规模的公司手中,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全球范围在未来对铁氧体永磁的需求量开始上涨有限。铁氧体软磁无明显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产品应用上传统家电市场、PC电脑市场不断萎缩,但智能手机、服务器、新能源、工业电源、汽车电子、无线充电市场发展较快。

  就铁氧体磁材产品本身角度,其受到电子元器件向高稳定、高可靠、轻薄短小、宽适应性等方向发展的影响,未来市场中铁氧体软磁从吨位需求预测将持续萎缩而不会增加,产品品种类型和数量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产品尺寸向两极持续分化。

  中国不仅为稀土永磁材料最大生产国,亦为最大的消耗国及净出口国。消耗后的过剩生产会用于出口。近年来,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及消耗量都保持稳定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约为21.33万吨,同比增长8.7%;稀土永磁材料消耗量约为16.07万吨,同比增长8.1%。

  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中,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占据整体产量的95%,位居首位,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具备优异的磁性能,大范围的应用于电子、电力机械、医疗器械、玩具、包装、五金机械、航天航空等领域。其次为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占比4%;钐钴永磁材料仅占1%。

  以钕铁硼永磁材料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钕铁硼永磁生产企业已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地域集中趋势,逐步形成了京津、浙江宁波、山西太原等三大生产基地。山东、内蒙、安徽、江西等地钕铁硼永磁产业也逐渐发展壮大。

  行业内主要生产企业分布在我们国家的经济较为活跃和稀土资源较为丰富地区,包括京津的中科三环、安泰科技、京磁材料等,浙江的宁波韵升和英洛华,山东的正海磁材,安徽的大地熊及江西的金力永磁等。

  以稀土永磁材料代表烧结钕铁硼磁材产品为例,中国现有烧结钕铁硼生产企业约为200家,产能大约在40-50万吨。从产量集中度来看,中国年产量1500吨以下的企业占比最多,达84%。而年产量在3000吨以上的企业仅占7.5%。然而大部分企业年产量不到1500吨,企业产能量级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中国作为全球稀土永磁材料市场的主要生产中心,中国有多项法规政策支持和推动该行业发展。2020年,中国稀土主产区江西省印发《关于促进稀土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实施建议》,旨在培育一批稀土深加工企业,加快稀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稀土永磁产业、永磁电机产业和节能装备产业融合发展。

  2020年我国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十四五”规划中将单位GDP碳排放量下降18%设为了具体目标。因此,风力发电、节能电梯、节能变频空调、新能源汽车等依赖钕铁硼永磁材料的能源友好型产品预计将增加对钕铁硼永磁材料的需求。

  随着5G应用、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连带其他升级应用和新兴起的产业,如汽车电子、OLED、智能电网、物联网等的全方面推进,必将为中国磁性材料产业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

  下游高端应用占比上升会持续压制传统应用领域磁性材料价格,对于增长潜力较大的高性能材料在新兴领域会保持开拓强度,其市场占有率会逐步扩张。

  磁性材料行业正在进行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阶段。低端市场之间的竞争持续恶化,利润率保持低迷;另一方面,高端材料保持“强者恒强”,大规模、强技术壁垒、具备市场优势的企业持续占领市场。

  国际市场上日本、美国以及部分欧洲国家领先,这些国家在磁性材料生产方面起步早、新产品研究开发能力强、技术上的含金量高,国际市场高端磁性材料竞争大多分布在在上述国家和地区,国内可参与高端磁性材料国际市场之间的竞争的企业为数不多。

  声明:■ 本文资料和图片来源于于政府/园区管委会官网、官方公众号、新材料相关媒体及其他公开资料,如信息有误或有遗漏,欢迎联系我们修改;

  本网尊重知识产权,因整理资料所需,本文中引用部分公开第三方的数据、图片等内容,其所属的知识产权归属原作者,且凡引用的内容均在文中标注了原文出处、原作者。若版权所有者认为本文涉嫌侵权或别的问题,请联系我方(联系方式)及时处理;

  本网力求数据严谨准确,但因受时间及人力限制,文中内容难免有所纰漏。如有重大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新材云创”新材料科创大脑场景应用根据“科创大脑+未来实验室+未来工厂+未来产业先导区”的路径模式,为专家团队和企业合作牵线搭桥,切实打通科研成果到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新材云创” 新材料科创大脑场景应用利用数字技术,破解企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难题。后续将根据新材料企业实际的需求,一直在优化产品和服务,加强整个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效应,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02-2020 华体会携手沃尔夫斯堡版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2878号-1